close

口譯/主持/教學邀約請直接 e-mail 版主 :  
jennifer.shih.carson@gmail.com

 

 questions.jpg  

很多口譯員一遇到Q&A就一個頭兩個大,當然其中原因很多。

其一是口譯員可以針對演講內容作某種程度上的準備,但一旦開放現場發問,觀眾要問什麼問題就誰也說不準了。另外一個原因應該要回到發問者本身。每次開放現場發問,十次有七八次會出現讓人莫名其妙的問題,要不跟主題無關缺乏深度讓人見笑發表一堆高見根本沒重點

因為最近真的被幾個會議的Q&A時間氣到,我決定要花點時間寫寫Q&A的常見笑話,作為台灣社會怪現象的探討:

1. 文不對題
今年九月翻譯了一個國家地理頻道探索頻道共同舉辦的科學節目製作工作坊,請到大受歡迎的自然生態節目Monster Fish的製作團隊分享如何攝影野生動物,Q&A竟然有人問:

『嗯, 我個人非常喜歡那種災難分析節目像是Seconds before disaster (災難瞬間 ) 那種節目,你們怎麼沒有多拍一些這樣的節目 ?

這位先生,人家花了這麼多時間講拍老虎鱷魚小白兔,你根本沒在聽吧!

這就讓我想起很久以前一個會議的Q&A時,一位氣沖沖的大叔竟然舉手問講者:
『我剛剛去借口譯耳機竟然叫我押證件,你們是把我當賊是吧?
這種爛東西誰要偷?! 我倒想知道外國借口譯耳機有沒有要押證件?

這位老兄顯然當外國講者是青天大老爺,該替他主持公道。
當然講者就以一句『 No Comment』把他打發了。



2. 賣弄學問
這種類型的發問幾乎每次會議都會看到,通常一開放現場發問,總是有這麼一位仁兄舉手,通常先用了十分鐘說明他的個人意見,之後問講者的看法,但整個Q&A只有20分鐘啊! 只見他滔滔不絕地發表偉論,問題或評論又沒有重點,實情就是想自我表演

今年一場博物館會議Q&A中,一位先生長篇大論地描述(炫燿)他參觀過世界上最重要的博物館,像Smithsonian InstitutionBritish museum等等,對這些博物館有很深的了解啦對館藏分類也很有研究啦,說了一堆跟會議主題根本無關,我一邊翻譯一邊火冒三丈,很想直接把鞋子拖下來丟過去!
 

3. 賣弄英文
這點就是許多口譯員的痛處啦,很多即使英語為大會官方語言的會議也會請口譯員,這是希望與會代表能以自己的母語暢所欲言,作最完整清晰的表達但卻總有人為了 1.逞強2.炫燿英文能力 3.怕被認為不會說英文而矮了一截等原因硬要ㄌㄠˋ英語

硬要說英文就算了,但卻常因為文法或發音搞得大家有聽沒有懂,如government發音成肛門global發成國寶egg yolk 發成唉喲等罄竹難書 (不要懷疑我有錄音為證),觀眾一片霧煞煞,口譯員也只好一陣瞎猜

我遇到這種觀眾我都想跟他們說:『用自己的母語發言是再自然不過的,不說英文並不丟臉好嗎? 請不要來國際會議訓練你的英文和膽量。』

4.
問題膚淺
雖然問題膚淺不甘譯者屁事,但是卻跟譯者翻譯時的『奇蒙子』很有關係譯者最怕沒有重點的講者,也怕沒有重點的問題,會議參加多了、翻多了,光聽一個人的問題就知道他有沒有深度。

幾個月前翻了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威而剛之父Dr. Murad與台灣學生的座談會,在Q&A時聽到了這樣的問題:

學生問: 『得到諾貝爾獎後,生活有什麼改變?』
以常識判斷,得了這麼世界大獎後生活一定變得更忙,因為邀約太多了。

如果把問題變成 ;『得到諾貝爾獎後,邀約一定變得很多,你如何在工作與家庭間取得平衡?『你的人生目標是否因此改變?』 不就比較有創意嗎。


另一位學生問:『您年輕的時候就立志要從事醫學研究嗎? 為什麼呢?

如果這個問題改為「您為何年輕時就立志要從事醫學研究? 如果能再年輕一次,你想研究什麼領域?什麼最有挑戰性?」 講者發揮的空間會比較大。

要能問一個好問題,確實大有學問。除了要具備膽識和對基本知識的理解外,好問題是經過思考的,應避免類似WhatWhy這些不用想就能問的問題。

這篇文章本來只想寫個幾句,沒想到
做了媽後真的越來越嘮叨,這篇po文竟然變得又臭又長。


最後就以陶行知先生的打油詩作為總結吧 :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

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Learn from yesterday, live for today, hope for tomorrow.

The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stop questioning” -- Albert Einstein

 

arrow
arrow

    三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