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我師大譯研所口譯老師寫的, 老師的翻譯做得非常好, 人又非常甜美
....有為者亦若是~


 

許我一張口譯白金卡

2003/02/25 聯合報】【晨晞(口譯員)

我的朋友在英國攻讀翻譯學博士,他說:「每當我告訴別人我正在念翻譯博士,如果對方是英國人,多半回答:『翻譯,那一定很困難吧!』如果是台灣人,則多半回一句:『翻譯,那還需要念嗎?』」

口譯員也有類似經驗。國內有些人不了解口譯是一項專業技術,以為英語能力(或其他外語能力)就等於口譯能力,只要會講英語就會做口譯,所以會問:「口譯有什麼好念的?」

口譯有什麼好念的?口譯研究所學生平均花兩年時間苦練口譯筆記、分神(一心多用)、抓邏輯、分析不同語言之間的差異,此外還學習各種專業領域的知識,研習過程保證充實。

多年前我剛回台灣時,有人會說:「只要開口說說話就能領錢,真令人羨慕!」那時我很羨慕日本的口譯員。我看到跟我一起工作的日本口譯員,有經紀人陪同打理各項事情,而台灣的口譯員不但連喝的水都得自己張羅,還要聽別人說風涼話。

我在讀研究所期間,聽說日本口譯員的社會地位很高,有位老師曾說:「幾十年前,若問台灣的小女孩未來的志願是什麼,她的回答可能是『選中國小姐』,但是有些日本小女孩會回答『當口譯員』。」這幾年國內的大環境已經改善很多,社會大眾對口譯這份工作不再陌生。

對岸的上海市實施口譯認證考試已有十年,號稱「只要拿到口譯證書就如同擁有求職的『白金卡』」,在職場上非常吃香。

上海的口譯考試與托福、GRE考試,同列大學生認為必須取得的十大證照前三名,目前只考逐步口譯,尚未涉及同步口譯。台灣如果也能建立公正的口譯證照制度,透過適當、清楚的分級,有助於口譯專業地位的建立。已有前輩在朝這個方向努力當中,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看到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