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請先看Part 1
載自: Michelle's Little Corner of the World 作者是我的恩師Michelle老師
任教於師大翻譯研究所, 是國內首屈一指的中英口譯員, 她的部落格是得獎的知名BLOG喔

 (本文為原文後半, 請先讀前半)


口譯與應召業的SWOT (Strength-Weaknesss-Opportunity-Threat)

比較分析 - PART2


2. Weakness缺點

社會地位低落

說現代社會笑貧不笑娼,但是為娼也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同樣地,口譯員缺乏組織或證照的後援,雖然收入水準眾人稱羨,但是也無法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這點對口譯員而言,可以說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不相信,請去申請一下美國運通卡或者是Costco會員卡就知道了,我本人是都被拒絕過不只一次)。我想這也是很多口譯員會願意兼任教職的主要原因-比較容易和別人解釋自己的工作是什麼,而不是為了每小時新台幣550元的講師費

沒有執照

我想口譯員經常都會被人問到,做口譯是不是要拿什麼證照。基本上

過去一直以來在台灣並沒有正式的證照制度,國內有些人會到澳洲或者大陸(上海或北京)取得當地的口譯證書,但是這種證書在國內並不具實際效力,頂多只是讓沒有任用過你的客戶,感覺多一份保障而已。實際在市場上活動的口譯員,多半是靠著多年的工作經驗累積人脈與聲譽,不然就是靠行(見前文「基本條件」一節),後者在前幾年廢公娼之後,也沒有正式的執照(雖然聽說有學生証價錢比較有談價錢的籌碼)。

不過這個「無照營業」的情形在今年可能會開始改變,據報導教育部將在今(2007)年底首度舉辦國內的中英文翻譯能力考試,只要滿18歲、自覺中英文程度好的國人都可以來考,並依考試內容分別頒發筆譯類的「一般文件英譯中」、「一般文件中譯英」及口譯類的「逐步口譯」3種證書,喜愛拿證照的人或許可以考慮一下。

不過根據業界人士的普遍看法而言,這個執照可能跟應召業的執照一樣-只對那些沒有這張執照就混不下去的人有用而已吧。


職業病的可能

前者如性病或愛滋,後者為喉疾或腰酸背痛。

對不起,寫顛倒了,應該是口譯有可能得喉疾,筆譯可能腰酸背痛,應召可能會得性病或愛滋。口譯員其實就像運動選手,或者任何需要靠身體吃飯的人一樣,需要非常注意身體的狀況。喉嚨的保養是首要關鍵,我個人是沒有特別注意這點,不過我認識一些口譯員保養嗓子的認真程度不亞於歌手,有吃八仙(羅漢)果的、喝枇杷膏的、滴蜂膠的、只喝溫水的、不吃辣的...。就一個靠耍嘴皮子吃飯的職業來說,生財工具的保護的確相當重要。

不過就口譯來說,我認為很多人忽略的是聽力的保護,我入行到現在也有將近8年的時間了(中間跳過2年念研究所),雖然這幾年健康檢查時的結果都是正常,但是自己覺得聽力有明顯的退化,例如手機響時(鈴聲設定為漸強),通常都是身旁的人先聽到提醒我,自己才聽到。或許也是因為聽力衰退,所以某人嘮叨的聲音這幾年是越來越聽不到了,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另外這也是雖然我很想趕流行弄一台iPod來玩玩,卻始終沒有入手的主要原因。

順帶一提,口譯員要擔心自己講話講太多失聲,不過做筆譯的則會有完全相反的問題。我在唸研究所的時候有一位敎筆譯的老師,平常深居簡出,不喜歡和閒雜人等打交道,連我們上課都得去他家上課。有一次上課發現平常沉默寡言的這位老師忽然打開話匣子說個不停,我們都覺得很奇怪,後來才知道醫生說他「太少講話」,聲帶退化,所以要多講話才能恢復功能。這算是我聽過筆譯職業病一個相當極端的例子。

至於應召業者,我想對職業病的防護程度應該是更高一級吧,衛生署都請檳榔西施發保險套了,筆者在此就不多贅述了。

過渡心態

應召和口譯業的從業人員通常都不想做一輩子,撈夠就走,只不過後者比較不會用什麼家境清寒,因為要養家所以下海,或者是被推入火坑這類的藉口入行。後者比較會有人以「興趣」為理由從事。個人職業生涯初期每次遇到前輩口譯員,都會詢問是否想要一輩子做口譯,有趣的是早期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大部分的回答都是賺夠了就退休,或者去念書,或者做其他愛做的事情(不是做愛做的事情,是做喜歡做的事情),不過近來所得到的答案,反而多半是只要能做,就會繼續做下去,做到山無陵、天地合,乃敢與君訣。由於缺乏系統化統計,所以不確定是時代創造了青年,還是青年創造了時代。


3. Opportunity

義: (Michael Porter)

口譯和應召業的機會該如何定義呢?


生涯發展

轉作仲介─媽媽桑(口譯教學),皮條客(口譯仲介)

客人包養─進入客戶企業工作﹔定期為客戶翻譯

淪為站壁─口譯員連這個最後的出路都沒有。


心理準備

克服緊張-手不抖、聲不顫、耳不塞、腿不軟、筆不停、腦不亂

可以不以賺錢為目的-為了宗教信仰、個人理念而做。

每作一場就是上一堂課

英國名偵探福爾摩斯說:「對一個偵探而言,沒有沒用的知識。」
對口譯員也是。

要投入感情

身材無所謂(但是要保持健康,不過有時候外貌也會被列入考量因素i.e. luxury industry,或者是性別-hong kuo)

前後輩制度(老師就是同事)

後者通常有合約保護(但是也不一定)

通常會說服客戶玩3P(因為一定要兩位口譯員)

前者越沒有經驗越貴,後者則相反

 

4. Threat威脅

收入不穩定,退休金沒有著落

在一般人的印象當中,口譯員的收入水準頗高,但是這也要看市場景氣與否如何。就筆者個人而言,每次有人想探聽口譯員的收入多少,我都只能含糊帶過,因為事實上收入的高低起伏真的很大,個人生涯最高是單月50萬(作了十天的deposition, 還有將近十五萬元的筆譯,其他同步逐步加Focus Group--就那麼一次,回想起來是忙得天昏地暗,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生活),最低大概只有1萬多(SARS那年的4月,所有口譯都取消,靠零星筆譯糊口)。如果把這些極端情形排除不計,月收入的高低差也有10倍左右(而且可能這個月30萬,下個月就3萬)。更糟的可能是一年只有一個月30萬,其他都是3萬(希望不要發生在我身上)。

需求與收入不穩定

就應召業和口譯業而言,前者永遠有需求,後者不一定

前者不用課稅,後者要課稅(不過有優惠)

前者不用訓練(或者也要吧),後者要接受訓練

前者沒有淡旺季,後者應該有(寒暑假空閒)

前者立即付款,後者往往等上兩三個月甚至半年

馬夫─會議公司

兩岸三通

就這個部份,筆者還不確定這對口譯業到底是個機會還是威脅。中國大陸與外商接觸的機會肯定越來越頻繁,國際會議的數量也只會越來越多,對翻譯的仰賴程度我想應該不亞於台灣。所以如果有機會切入中國市場,對口譯員而言絕對是下半輩子吃香喝辣,受用無窮。不過也令人擔心的是口譯業會不會像應召業一樣,由於大陸「專業人士」的供給增加,造成台灣市場僧多粥少,甚至破壞行情的問題,這點或許還有待觀察。

結論 ???

Interpretation=Prostitution?

What do you thin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