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也有"作口譯可以賺大錢?" 這的疑問嗎?
讓我這樣跟你解釋:
- 若有口譯員跟你說 "哪有..(心虛 咳咳咳)..賺不到什麼錢啦"
那他顯然是睜眼說瞎話 (見 "口譯說出一口高薪")
- 若有口譯員跟你說 "對對對, 這行真的很好賺, 快快去報名學口譯喔"
表示他已經放棄跟你解釋的念頭, 任你飛蛾撲火了
讓我以最近的一個工作案例來解釋吧:
口議案立:合庫人壽成立記者會
時間:2009年1月13日; 地點:台北晶華酒店
困難指數: *** (out of 五個燈)
天機不可洩
今年元月金融界的重要新聞之一,就是合庫金庫與法商法國巴黎保險控股公司簽署合資合約,台灣合資成立「合庫人壽」。
雖然合資一事幾月前早就傳得沸沸揚揚, 但主辦單位跟公關公司針對記者會日期、宣佈時間點該選在當日股市開盤前/後、會前幾小時才通知記者等都再三斟酌,對於身為當天口譯員的我更是連下十二道金牌, 怕我事前洩漏天機。
工作內容
1. 當天我的主要任務是翻譯雙方代表的發言- 將法國巴黎保險國際部總裁尚貝通‧那赫雪的英語發言翻成中文, 合庫董事長劉燈城先生的發言翻成英文
2. 媒體QA時間提供中英翻譯
3. 記者會結束會後, 在平面及電視媒體專訪時協助翻譯。
4. 全程擔任中英主持人 ( 時機歹歹 , 越來越多客戶指定 one-window shopping )
這樣的活動內容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了
要準備嗎? 怎麼準備?
一、 基本準備
以下資料由客戶提供, 事前需熟讀 記憶 並練習翻成目標語
- 媒體請函、新聞稿 ...(保密再保密)
- 公關公司協助雙方擬的致詞稿...(講者當天會不會按表操課只有天知道)
- 公關公司預測的媒體問題與回答方向...(根據經驗一百題才會猜中一題 , 其實台灣媒體相較國外是非常友善的, 大多QA沙盤推演都是自己嚇自己)
這時, 我那偏值的性格又來攪局:
妳以為這樣就準備好了嗎? 要是當天談到台灣最近很紅的金融整併 銀行市場結構重整 會出現怎樣的專有名詞
妳會說嗎?
要是媒體扯到最近台灣X金控併購X人壽 ..或隨便談起公司這一季的財務表現...
資訊焦慮大浪襲來, 只好再-入-苦-海-
二、 焦慮偏執合併被害妄想
- 針對活動主題:合資、保險商品兩大方向, 上網看相關新聞報導。
閱讀的範圍可以非常廣, 求知若渴啊 , 閱讀文章不一定跟這兩家公司相關, 目的是學習主題相關的專業術語、敘述方式
熟讀"行裡"的人是怎麼說行話的。
- 請出辜狗大神, 將兩家公司近十二個月所有相關新聞都讀一遍
.. (辜狗大神有拜有ㄅㄛ ㄅㄧ )
- 上雙方公司網站, 精讀近期企業新聞
- 針對以上所有閱讀, 做出精選中英對照字彙約30個
以上所有資料皆熟讀, 練習中英雙向翻譯
三、一人分飾兩角
因為當天活動還兼主持人,事前預料到活動期間大多會保持站立的姿勢,這點就跟坐著做翻譯, 還可不時喵個小抄的逐步口譯情形差很多 , 畢竟主持人沒法揣著一大張備忘抄的!
認命的我活動前三天只好卯起來背中英主持稿、人名職稱、專有名詞。
會前準備到此告一段落...
保險金融題材我雖不是專家, 但過去曾為不少金融企業提供口譯服務 (Allianz, Citigroup, AIG, ChinaTrust...), 剛畢業時在美商顧問公司作口譯, 也累積了一些知識&常識 , 但即是如此,會前準備還是一點也不能鬆懈, 畢竟會議一旦開始, 如果發生聽不懂. 誤譯. 譯錯.. 既不能倒帶, 更無法重來 , 所以只能秉持 "一生懸命" YiShioKenMe 的精神準備到底!
說了這麼多 重點是 :
1. 雖然這場記者會本身只有1小時, 事前的準備時間卻是數十倍
若口譯員接到學術或技術難度高的會, 常常一整週都處在焦慮狀況下
猛讀paper, 猛背知識, 接到沒有把握的主題, 甚至要請從事這行的朋友給自己上課,
或自掏腰包請專家來惡補等, 其中的時間成本無從計算
2. 對新手譯員或易緊張的同事,
準備期間資料永遠看不完的無力感
+ 妄想100%準備之偏執資訊焦慮症
+ 當日現場面對觀眾媒體的精神壓力
常在工作結束後, 竟有種油盡燈枯的虛脫感 ,
作口譯所需的準備時間與心理成本, 無法以金錢計算
要是有人再跟我說 "作口譯真是無本生意 " ...
我
就
跟
你
拚
了
!
延伸閱讀: